close

典出荀子《勸學》一文中的成語

 

 

青出於藍、

青過於藍

原義:指青色是從蓼藍裡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還深。經過後天的學習,才能超越稟賦。喻後天的學習勝過先天的秉賦。

引申:比喻弟子勝於老師,或後輩優於前輩。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

登高望遠

原義:登上高處,視野可以看得更遠。

引申:比喻思想境界高,眼光可較遠大。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蓬草生長在麻中自然會直。

比喻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物腐蟲生

(肉腐出蟲)

原義:東西先腐爛後,蟲才得以寄生。

引申:比喻事出有因。內部存在著弱點,外力才得以乘隙而入。=魚枯生蠹←→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滾石不生苔。

蹞步千里

()

原義:半步半步地累積,可以走千里之遠。

引申:指前進雖然緩慢,只要不怠惰,終能遠行千里,得到成功。

駑馬十駕、

駑馬十舍

原義:良馬一天能跑千里,能力低劣的馬連續走十天的路程,也能跑千里。舍,一宿叫一舍,也就是一天的意思。

引申: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夙夜匪懈、夙興夜寐、努力不懈←→玩歲愒日、游手好閒、無所用心、飽食終日。

鍥而不舍

      ()

原義:指不斷刻下去而不停止。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鍥,雕刻。舍,停止。一作「捨」。

引申:比喻努力不懈,堅持到底。=始終不渝、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堅韌不拔←→一暴(曝)十寒、半途而廢。

梧鼠技窮、

梧鼠之技

原義:比喻技能雖多而不精,都派不上用場

引申:指人身陷困境時,往往無法自救。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成就。

六馬仰秣

正在吃草的馬,也抬起頭來傾聽。

形容樂聲優美動聽,連馬都輟食仰首傾聽。=沉魚出聽、三月不知肉味←→嘔啞嘲哳。

冰生於水

而寒於水

冰由水冰凍而成,溫度比水冷。比喻弟子優於老師。

《幼學瓊林.卷二.師生類》:「冰生於水而寒於水,比學生過於先生。」

木直受繩

木材依繩墨取直。

同聲異俗

人初生時,啼聲相同,長大以後,因生長環境不同而致所學的習俗各異。

葦苕繫巢

將鳥巢築在蘆葦上。比喻處境極危險。

蘭芷漸滫

指蘭芷浸在臭水中。後比喻為受惡質的感染,為人所唾棄。

積土成山

累積土壤形成山峰。比喻積少成多,集小成大。

尸鳩之平

     (仁)

相傳布穀鳥在哺育群雛時能平均如一。

比喻人君以公平的態度對待臣民。

流魚出聽

形容音樂美妙動聽,連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流魚,在水中游的魚。流,通「游」。

玉在山而

草木潤

玉石蘊藏山中,則草木溫潤茂美。

比喻君子具有良好德性,即能風化萬物。

螣蛇無足而飛

相傳螣蛇無足,卻能興雲霧而遊走其中。比喻用心專一,必能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度凡 的頭像
    度凡

    文殊.文學.文化.文雅

    度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