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夗』為字根衍生的字

※夗:(一)ㄩㄢˋ (二)ㄨㄢ (三)ㄩㄢ

(一)ㄩㄢˋ1.身體側臥彎曲的樣子。說文解字:「夗,轉臥也。」

(二)ㄨㄢ2.夗延,同「蜿蜒」。

明.張自烈.正字通.夕部:「夗,夗延,龍蛇蟠糾貌。博雅作『蜿』。」

(三)ㄩㄢ3.同「鴛」。「鴛」之異體。

 

※苑:找到31則。(一)ㄩㄢˋ (二)ㄩㄢˊ (三)ㄩˋ

(一)ㄩㄢˋ(名詞)

1.畜養禽獸或種植草木果蔬的地方,古代多指帝王遊樂狩獵的園林。說文解字:「苑,所以養禽獸。」如:「鹿苑」、「上林苑」。

南朝宋˙謝靈運˙石門岩上宿詩:「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宋˙劉子翬˙汴京紀事詩:「內苑珍林蔚絳霄,圍城不復禁芻蕘。」

○上林苑:ㄕㄤˋ ㄌㄧㄣˊ ㄩㄢˋ秦時舊苑。漢初荒廢,後武帝收為宮苑,擴建修築,苑內放養禽獸,供皇帝射獵並建離宮、觀、館等數十處。故址位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及盩厔、鄠縣界。

○內苑:ㄋㄟˋ ㄩㄢˋ宮中的庭園。

舊唐書˙卷五十五˙李軌傳:「軌令修仁夜率諸胡入內苑城。」

忠義水滸傳˙引首:「聖旨教進內苑看視太子。」

2.事物會集的地方。如:「藝苑」。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觀夫後漢才林,可參西京,晉世文苑,足儷鄴都。」

○藝苑:ㄧˋ ㄩㄢˋ文藝薈集的地方。=藝林、藝壇。

南朝宋˙傅亮˙感物賦˙序:「余以暮秋之月,述職內禁,夜清務隙,遊目藝苑。」

唐˙韓愈˙復志賦:「朝騁騖乎書林兮,夕翱翔乎藝苑。」

○文苑:ㄨㄣˊ ㄩㄢˋ文人聚集之處。

(二)ㄩㄢˊ(名詞)3.姓。如春秋時齊國有苑何忌。

(三)ㄩˋ(動詞)4.積聚、膠著、停滯。通「鬱」。

禮記˙禮運:「故事大積焉而不苑,並行而不繆。」孔穎達˙正義:「雖復萬機輻湊而應之有次序,不使苑積也。」

 

※怨:ㄩㄢˋ(又音ㄩㄢ)

(動詞)1.責備、怪罪、痛恨。如:「任勞任怨」、「怨天尤人」。

論語˙里仁:「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任勞任怨: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不辭勞怨←→怨天尤人。

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陛下焦勞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致陛下萬不獲已,權遣近侍監理。」

○怨天尤人:ㄩㄢˋ ㄊㄧㄢ ㄧㄡˊ ㄖㄣˊ懷恨上天,責怪他人。=怨天恨地←→反求諸己、任勞任怨、自怨自艾、樂天安命、樂天知命。

語本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

唐˙韓愈˙答侯繼書:「今幸不為時所用,無朝夕役役之勞……,既不得而怨天尤人者,此吾今之志也。」

(名詞)2.仇恨。如:「宿怨」、「結怨」、「以德報怨」、「恩怨分明」。

左傳˙成公三年:「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禮記˙儒行:「儒有內稱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宿怨:ㄙㄨˋ ㄩㄢˋ(1)蓄舊恨。

孟子˙萬章上:「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2)長久累積下來的怨恨。亦作「夙怨」。=夙怨、宿恨、舊恨。

管子˙輕重乙:「發民,則下疾怨上,邊境有兵則懷宿怨而不戰。」

○結怨:ㄐㄧㄝˊ ㄩㄢˋ結下仇恨。亦作「結仇」。=成仇、構怨、樹怨、樹敵。

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晉主與契丹結怨,知遠心知晉室危亡,忌景延廣用事,更無一言論諫。」

三國演義˙第七回:「自此,孫堅與劉表結怨。」

○以德報怨: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ㄩㄢˋ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以怨報德、以德報德、恩將仇報。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北史˙卷七十˙韓傳:「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

○恩怨分明:ㄣ ㄩㄢˋ ㄈㄣ ㄇㄧㄥˊ恩惠與仇恨區分得很清楚。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

(形容詞)3.不滿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婦」、「怨聲載道」。

唐˙白居易˙《楊柳枝二十二韻》:「樂童翻怨調,才子與妍詞。」

○怨言:ㄩㄢˋ ㄧㄢˊ表示忿恨或埋怨的話。=牢騷。

論語˙憲問:「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魏延心中不悅,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

○怨婦:ㄩㄢˋ ㄈㄨˋ喪夫或丈夫別離很久的婦人。

唐.吳少澂《怨歌行》:「城南有怨婦,含愁傍芳叢。」

清.趙翼《甌北詩話.李菁蓮詩》:「青蓮 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

鄭振鐸《山中雜記.蟬與紡織娘》:「它們的歌聲,是如秋風之掃落葉,怨婦之奏琵琶,孤峭而幽奇,清遠而淒迷,低徊而愁腸百結。」

○怨聲載道:ㄩㄢˋ ㄕㄥ ㄗㄞˋ ㄉㄠˋ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亦作「怨聲滿道」。←→有口皆碑、普天同慶、歌功頌德。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那時裡外怨聲載道,豈不失了你們這樣人家的大禮。」

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伯集把帳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不管那些人叫苦連天,怨聲載道,就同了顧舉人出京。」

○怨調:ㄩㄢˋ ㄉㄧㄠˋ哀怨的曲調。

唐.岑參《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怨調慢聲如欲語,一曲未終日移午。」

 

※盌:ㄨㄢˇ【碗】的異體字。(一)ㄨㄢˇ (二)ㄨㄢ (三)ㄩㄝˋ

(一)ㄨㄢˇ1.盛飲食的器皿。如:「瓷碗」、「飯碗」。

西遊記.第一回:「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灶爭床。」

○飯碗:ㄈㄢˋ ㄨㄢˇ(1)盛飯的碗。

(2)依靠謀生的職業。

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這樣說來,便是你一生的飯碗有著落了。」

2.量詞:

  計算碗裝物的單位。如:「一碗茶」、「兩碗飯」。

  計算燈籠的單位。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正勸不開,只見兩三碗燈籠,飛也似來。」

(二)ㄨㄢ「夗/豆」之異體。

(三)ㄩㄝˋ「夗/豆」之異體。

 

※宛:(一)ㄨㄢˇ (二)ㄩㄢ

(一)ㄨㄢˇ(形容詞)1.曲折的。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奔星更於閏闥,宛虹拖於楯軒。」

唐.杜牧.長安送友人遊湖南詩:「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動詞)(2.彎、折。

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下:「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

(副詞)3.彷彿、好像。如:「音容宛在」。

詩經.秦風.蒹葭:「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ㄉㄧˇ。」

宋.陸游.舟中詩:「悠然滄洲趣,宛與塵世隔。」

○音容宛在:ㄧㄣ ㄖㄨㄥˊ ㄨㄢˇ ㄗㄞˋ人的聲音與容貌彷若在眼前,多用於對死者的弔唁之詞。亦作「音容如在」。

如:「雖然父親已經與世長辭,但在我們心中,他老人家音容宛在,難以忘懷。」

(名詞)4.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二)ㄩㄢ5.見「大宛」。

○大宛:ㄉㄚˋ ㄩㄢ:國名。漢時為西域諸國,後為漢武帝所破,即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的一邑。

大宛所產的馬。

唐.白行簡.李娃傳:「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馳至。」

 

※鴛:ㄩㄢ1.見「鴛鴦」條。

○鴛鴦:ㄩㄢ ㄧㄤ(1)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小於鴨,雄者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黃褐色,雌者全體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上,雄曰鴛,雌曰鴦。亦稱為「匹禽」。

(2)因鴛鴦常偶居不離,故以鴛鴦比喻夫婦。

紅樓夢˙第一回:「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3)成對的物件。如:「鴛鴦劍」、「鴛鴦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稱為「鴛鴦」。如菜餚中有鴛鴦捲。

(4)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鴛鴦,刺幽王也。」或亦指為頌禱天子之詩。首章二句為:「鴛鴦于飛,畢之羅之。」

2.一種鳳鳥。通「鵷」。

洛陽伽藍記˙卷四˙追先寺:「鴛鸞接翼,杞梓成陰。」范祥雍˙注:「鴛與鵷通,鴛鸞皆鳳族。」

 

以下為【罕用字】

※眢:ㄩㄢ(形容詞)1.眼睛枯陷不明。說文解字:「眢,目無明也。」

2.乾枯無水的。

左傳˙宣公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

清˙陸次雲˙費宮人傳:「費宮人目送其死而還,服主服,匿眢井中。」

○眢井:ㄩㄢ ㄐㄧㄥˇ廢井。

左傳˙宣公十二年:「目於眢井而拯之,若為茅絰,哭井則已。」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昔還社求拯於楚師,喻眢井而稱麥麴。」 

 

※駌:ㄩㄢ污面馬。龍龕手鑑‧馬部:「駌,汙面馬也。」

 

※妴:ㄨㄢˇ1.美好。同「婉」。見說文解字。

2.見「妴胡」。

○妴胡:獸名。見山海經.東山經。

3.作「妴」形時,為「婉」之異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度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